市改善办第二检查组对我县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浏览量:   来源:方正县纪委监委   时间:2015-07-06

市改善办第二检查组许群力一行领导到我县检查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

       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王宏伟简要汇报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

     县委办、县政府办、县财政局等成员部门参加监督检查汇报会

        市改善办第二检查组对方正县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检查采取听汇报、抽查、明察暗访的形式进行,市检查组深入县经济开发区、县农业局、县地税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和部门进行了明察暗访,对上述单位情况表示满意,尤其是在检查县经济开发区时,对开发区立足实地,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检查组给予了高度评价。

    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王宏伟向检查组汇报了我县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我们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扎实推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具体工作情况如下:一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意见》和全市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情况。召开县委常委会进行贯彻落实。528日县纪委组织召开了协调会议进行推进落实。正在筹备召开全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进行部署落实。全市发展环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县委、县政府结合省委、省政府的《实施意见》和落实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要求,决定近期召开全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此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二是典型案件查处情况。今年以来,我们共受理破坏经济发展问题线索7件,其中立案4件,处理违纪党员干部5人,挽回经济损失16万元。三是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情况。目前,方正县共有各类企业693家,其中:国有企业3家、私营企业690家,产值超过20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33家。为保障这些企业有序生产经营,实现用科学的制度管理好、维护好企业的合法权益。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相继制定出台了《方正县优化发展环境奖惩办法》、《纳税人评议制度》、《直通车制度》和《方正县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暂行办法制度》等十余项制度。确定规模、口碑、发展前景优的哈尔滨兴隆笔业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为环境监测点,聘请社会责任感强60位企业法人和乡镇负责人为环境监督员,时时监督职能部门的执法行为。截止目前,全县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帮助企业解决项目洽谈、办理手续、开工建设、生产经营等方的实际问题148个。县工信局帮助20多家企业协调解决贷款资金、生产经营、技术改造等各种困难和问题30余件,组织13个稻米、大豆等方面食品加工企业负责人,赴江南大学、长沙等地进行技术成果对接和新产品开发。县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局第一时间帮助企业办理房产证,为企业办理贷款抵押手续提供了必要条件。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为企业发放“审批服务联系卡”,为9家企业提供代办服务工作。各乡(镇)党委、政府为入驻企业在建厂、生产过程中提供一切方便条件,得到企业的认可。年初以来,各乡镇为辖区内的企业办实事、办好事100余件。四是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注重舆论功效,强化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宣传报道。我们始终把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作为改善环境的重要环节来抓,努力营造“事事体现发展环境,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良好氛围。制定宣传册。广泛征求意见。三是畅通举报渠道。简化程序,缩短行政审批时限,精简审批事项。经核查,全县原有行政许可及非行政许可事项339项,全面清理后,全县许可审批事项已由259项减少到198项,精简61项,非许可审批事项由80项减少到66项、精简14项,精简率达到20%。对审批权限在县行政主体部门的93项行政审批时限进行了高度压缩,审批总时限由1350天压缩到450天,压缩率达66%,实现了事项最少、时限最短目标,并汇编了全县行政审批事项清单。严格落实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及社会保险登记证“四证合一”登记制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审批程序。目前,县政府各工作部门共保留行政权力事项5053项,其中,行政许可304项,行政强制207项,行政征收43项,行政征用2项,行政给付26项,行政确认140项,行政奖励69项,行政监督323项,年检20项,行政裁决10项,行政复议2项,税费减免1项,其他行政权力505项,行政处罚3364项。狠抓源头治理,规范执法行为。实行“企业安静工作日”制度。按照“企业安静工作日”制度规定,行政执法部门入企前,需到县改善办进行登记报备,申领《入企履行公务通知书》后,方可到企业收费、检查、执法。即:每月125日为“企业安静工作日”,安静日内,任何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入企履行公务,违者将严格问责,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同时制度还规定了对于涉及举报、协查、上级交办重大案件、专项检查案件和涉及环保、人身、财产安全案件,经县级主管领导审核批准后,持县改善办《入企履行公务通知书》,方可入企履行公务。通过实行“企业安静工作日”制度,为企业竖起了一道“绿色屏障”,有力的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障了企业的依法经营、自主发展,进一步规范了公职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五是存在的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虽然我县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个别单位和部门仍然存在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上热下凉”、重管理轻服务的问题;在整治工作中,如何做到既能杜绝行政执法部门乱作为和不作为问题的发生,又保证企业诚实守信、依法经营,还缺乏实际有效的措施和办法。针对这些实际问题,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点:(一)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利用县电视台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专栏,广泛宣传各单位各部门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树立典型,带动后进,在全县形成带头求真务实、合力推动创新、全力支持发展的浓厚氛围。(二)强化制度落实,进一步加大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监督检查力度。加大明察暗访工作力度,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各单位各部门落实和执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各项制度情况,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树立正面典型,公开曝光反面典型,及时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为县域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三)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促企业、帮企业、保企业为己任,进一步加大整治行政执法领域影响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工作力度,主动联系企业,主动登门服务,为企业办实事、办好事,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分享到: [下载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