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农业局从部门实际和行业特点出发,制定了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2434”工作目标,即落实两个责任、采取四项措施、完善三项机制、促进四个转变。一抓学习,知识教廉“日常化”。组织中心组学习12次、专题研讨7次,邀请党校老师做《准则》、《条例》专题辅导,每周一干部集中学习,从严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二抓教育,以案倡廉“经常化”。制定责任清单,明晰权力范围、职责要求。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观看《镜鉴》等专题警示片,防微杜渐,警钟长鸣。2016年配合县纪委对3名党员干部进行党纪处理,组织廉政谈话39人次,提醒谈话6人次。三抓制度,规范保廉“长效化”。在原有30项制度的基础上完善了11项新的制度。建立专题报告制度,基层单位负责人定期向党委报告落实“两个责任”和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工作情况。实行巡查制度,围绕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对重大项目建设等重要事项加强监督检查;抓住节假日等时间节点对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纠正“四风”开展监督和巡查。推行廉政承诺制度,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15余份,有婚丧嫁娶事宜的2名党员干部做到了事前和事后报告,有子女升学的2名党员干部签订了《不操办升学宴的承诺书》,73名党员签订了《不参加升学宴承诺书》和《哈尔滨市党员干部操办婚礼事宜承诺书》。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两个责任”和“四种形态”实践情况统一考核,量化赋分、排列名次,并以此内容作为检验履责情况的一项依据。四抓约谈,以谈促廉“形态化”。出台《农业局党员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制度》,统一建立《约谈记录薄》和《约谈台账》。积极开展廉政约谈、警示约谈,多种约谈全覆盖,一年来共开展谈话39人次。约谈过后“盯落实”,做好对约谈事项整改落实情况的跟踪监督。五是推行排查、问责、考核“三项机制”。依据信访举报排查;集中检查排查与日常监督检查、上级检查与自查自纠相结合;在各单位确定息联络员一名,每季度开展一次排查并与局纪委保持案件问题线索沟通。目前,查找出班子存在问题和风险点6个,班子成员和重点岗位人员存在问题32个,确定风险点32处,制定整改措施32条。推行清单管理,以台账形式注明责任内容。强化监督检查,实行“一案双查”;执行专项考核,推行日常考核,出台《农业局执纪监督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制定了《农业党委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考核办法》。六是实现四个转变,达到“四个促进”。一是实现由“结果监督”向“过程监督”转变,促进服务水平全面提高;二是实现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出击”转变,促进各项改革深入进行;三是实现由“既盯一把手”向“又盯每个人”转变,促进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四是实现由“静态监督”向“动态监督”转变,促进工作载体的灵活、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