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江县女纪委书记王瑛的

   浏览量:      时间:2013年06月07日

“作为一个纪委书记,不办案就是失职;作为一个纪检干部,不办案就不配在岗!”
    ----面对涉及多个部门、背景复杂、且连带县公安局个别领导有制造伪证、隐瞒真相嫌疑的重大案件,上任纪委书记不到一年的王瑛迎难而上。
 

    “有后台有背景的更要查!既然老百姓有反映,我们就要查个水落石出。”
    ----无论威胁、恐吓还是使坏,她都以纪检书记的天职坚持下来,让包括县公安局局长以及副局长等多达10余人丢掉了“乌纱帽”。


    “全国捐了那么多钱物给我们,监管不好出了问题怎么向人家交代呀!”
    ----汶川大地震,南江县48个乡镇44.59万人受灾。已是癌症晚期的王瑛不顾医生劝阻,拔掉针头就赶回南江。
 

 

    去世当天,她的最后一句话,是要求“纪委要对抗震物资发放严格监管”。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最关心最惦念的还是一方百姓,还是抗震救灾物资的发放。
 

    “老百姓饭都没得吃,他还理直气壮,这算啥子事吆?”
     ----2004年,南江财政特意给三个乡镇供销社下岗职工下拨的8万元救命钱被县供销社全部克扣,供销社主任更是拒不配合纪委的调查。

     “你们还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我是纪检干部,帮了你们,我有什么资格去监督别人?”
     ----王瑛的弟弟最终还是没能调到巴中市,下岗的弟媳也没有在她的关照下走上新岗位,


    “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公共权力,是人民群众让我们保管的,我们只是一个保管员。如果用权力谋私利,就是对人民的背叛!”
     ----面对弟弟的求助,王瑛也想过给弟弟一个援手,可她最终还没有那样做


     “儿子啊,我得让你慢慢习惯听不到妈妈的声音,看不见妈妈的日子啊!”
     -----妈妈是属于人民的那枚“红叶”。
 

    “我知道我得罪了很多人,但谁叫我是纪委书记。我对得起党和人民的是:我从没得罪纪委书记这个称号!”
    ----党的宗旨决定了我党与腐败是水火不相容的。身为纪委书记,王瑛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大写的人生。

 

        真情、真爱、真廉洁:实说我对纪委书记王瑛事迹的几点感慨

        新华网、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今日大篇幅报道了四川省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的事迹,看后令人感慨万千。这是一位近年少有的能够打动人心的女干部:年仅48岁正值年富力强大有作为之时病逝自然令人痛惜,但最让人铭心难忘的还是她作为手握重权的纪委书记,却能够心细如丝地关爱最底层群众,亲如兄弟般对待犯错误的同志,还有她真正严于律己两袖清风清廉高尚的个人品格。看了这条报道后我发自肺腑有几点感慨。

        在王瑛病逝悼念仪式上那位经她亲手处理的干部痛哭流涕泣不成声(《新闻联播》镜头)。柳昆这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不可能属摆拍而成。柳曾是响当当的县公安局副局长,因参与一起内部案件作伪证而被王瑛顶着压力查办,受到官场最严厉官员最害怕的撤职处分。查处与被查处双方当事人历来就是死对头,像王瑛与柳昆这样能够做到诚挚相待相互理解心心相映的情形实属罕见!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王瑛公道正派一身正气让柳昆敬佩有加心服口服,同时王瑛对一时糊涂犯错的同志不歧视不踩压而是真诚帮助促其将功补过令其感动。其中的转化过程也绝非一日之功!纪委书记的工作做到这种程度实在令人佩服!

        南江县的“背二哥”从来就是没被人放在眼里的城市农民工苦力,风餐露宿起早睡晚是家常便饭,即在寒天冷冻之夜也可能只有街头廊下为其栖宿之地,生活十分艰难困苦。当了十几年“背二哥”的农民廖庆和没有想到深更半夜会有人为他冻得缩成一团的身子盖上行李被子,只当是好心人的慈善之举,睁眼看时听司机介绍方知是县里的王书记!他更没有想到自那以后不长的时间,这位王书记力促在县城建起了四处可容2000多人夜宿的“背二哥”旅店,吃顿饭只要五角钱!时下我们见到了太多的面对群众疾苦无动于衷、遇到上访百姓绕道走的大小官员,慢说寒夜下车去为流浪苦力盖衣被,即使大白天看见有人落水也是视而不见催司机加速离开。王瑛如没有“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时刻将民生冷暖挂心头的平民情结,断然是不会找上这一“麻烦”的!作为纪委书记,王瑛要做的事太多了,她有正常工作需要安排,她需要时间去联系领导不断上进,他需要精力去搞好家庭生活关心教育子女,何况她还是一个有病之身,无论如何也不会轮到去体贴那一群对她毫无实用价值的“背二哥”。所谓“细微之处见真情”,正是这点点滴滴,彰显出她“为民”“爱民”的可贵精神!在王瑛面前,我们有多少官员该感到“汗颜”!?

         王瑛病逝后,留下一张委托一位同事帮忙到信用社贷款8万元的纸条。让人想不到的是这贷款竟是为其家里日常生活和母亲治病所用。长达十年的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纪委书记,始终掌控一县炙手可热的大权,竟为区区8万元所困,真是难以置信!从电视画面上看到王瑛的家庭是典型的贫民家庭,衣食住行都是低档次低标准,毫无有权官员的派头,相反倒是家庭生活支出时常捉襟见肘入不敷出难以维持。在十年的为官生涯中,王瑛应该有着数不清的以权谋私的机会,尤其是后几年在病中乃至自知来日不多的情况下,稍稍放松一点,适时收些治病营养费以补贴家用,无论从那个角度都是说得过去的!可她至死坚守立党为公清正廉洁的信念,维护自己的高尚名节,自始至终毫不为私利所动,不收任何人的礼金与补贴,所有的艰难困苦自己一人承受!王瑛的事迹真是感人肺腑!中国共产党真得为有这样的党员而骄傲!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王瑛的个性是刚直不阿正直正派的,不然也不会顶着巨大压力去查处敏感部门的违法违纪窝案,去做关注民生却不显政绩的实事好事的。可能也正是她的这一个性特点,使她不大会去逢迎上级领导,活络各种利害关系,为个人营造有名有利不断进取的政治环境。尽管她被上级部门多次树为标兵,但实质上她是并不被上级重视的,在个人政治进步上是属于吃亏的一类人,从她的经历中就可以明显感觉到。她自1997年38岁时即担任县委常委,随即又担任组织部长、纪委书记,十年后一直到去世仍在原职务级别上停滞不前,这种情况一般很少有。如何让正直人不吃亏,如何让干实事的人有市场,这既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需要,又关系到树立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王瑛的经历应该给有关领导以启示和思考!

        “有后台有背景更要查”振聋发聩
   王瑛到四川南江县纪委任书记不久,一个十分棘手的案件转到了她的手上。有群众举报:县公安局某派出所干警何某,在办案中玩忽职守致人死亡却逍遥法外。在案情分析会上,有同志提出:“省、市公安机关和县检察院已对此案调查并作了了结,况且背景复杂,阻力大,建议应付一下算了。”“有后台有背景的更要查!”王瑛拍案而起。结果,包括县公安局正副局长、何某在内的10余名违纪违法人员,均受到法律制裁或党纪政纪处分。(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月6日:《 "有后台有背景更要查" 》)
         “有后台有背景的更要查”,道出了王瑛依法办事,不畏权贵,敢于碰硬的反腐精神,可谓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现实中,绝大多数落马贪官都存在“边腐边升”的问题。所以如此,并非监管部门对某人的劣迹一无所知,而是其中不少人有后台有背景,或曾做过某书记、某市长的秘书,或提拔重用某人是权力人物钦定的。在当下地方党委一元化领导的体制内,碰到这样的情况,纪检监察部门不看僧面看佛面,通常只有绝对服从或“说明情况”的份儿。
       去年有报道称,某省一官员当初竞选市长时,被人举报有受贿行为。关键时刻,“后台”发话了。于是,退出30余万元赃款,此人市长照当。就这样,本应受到法律制裁的人,反而加官晋爵,位更高权更重了。直到后来东窗亊发,人们才发现这位不可一世的市长大人,原来是个生活作风十分糜烂的巨贪!可见,即使一些贪官的后台本身屁股相当干净,但他们很可能存在老眼昏花、用人失察的问题。因此,监管部门大可不必对某人的后台奉若神明。制度可是从来不认人的!
       何况,大量事实表明,在涉贪案件侦办过程中,后台表态越硬,越能说明后台与当事人之间存在某种见不得人的关系,深恐“拔出萝卜带出泥”,把自己也给搭进去。所以,在某种意义上,王瑛的“有后台有背景的更要查”,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反腐经验,可供各地纪检部门借鉴。当然,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没有一点反腐倡廉、为民除害的勇气与担当,肯定是不行的。
 巴山红叶王瑛到底“红”在那里?

  这是一个关于忠诚、正气、无私、无畏与爱的故事。

        这是一首用党旗的色泽与生命的高贵吟咏而成的美丽诗篇。

         这是一段巴蜀茫茫丛山与清清山溪书就的一位新时代共产党员的生命历程。

铁骨柔情,她交出了一份共产党员的人生答卷。

生命有时并不在于长短,哪怕是天际的流星,只要那瞬间的璀璨芳华,便将成为永恒。王瑛生命的全部时间只有47年,但她却用忠诚与果敢、豪爽与柔美,留给大巴山百姓心中一座不倒的丰碑。(20090208 04:49:17  来源:新华网)

 

  天地间,人心是杆伟大的秤,人格的轻重,善恶的辨别,邪正的较量,都靠人心来衡量。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巴山红叶王瑛的凋零,为什么会让如此多的人民伤心?是因为她赢得了道义上的支持,得到了群众的肯定;是因为她做事光明磊落,心中时刻装着人民群众。

 

巴山红叶的“红”在于能经风霜。20033月,上任纪委书记不到一年的巴山红叶王瑛被推到一个风口浪尖上,南江县一起命案牵扯到司法人员渎职,这是一起涉及多个部门、背景复杂、且连带县公安局个别领导有制造伪证、隐瞒真相嫌疑的重大案件。面对压力,王瑛迎难而上,“有后台有背景的更要查!既然老百姓有反映,我们就要查个水落石出。”无论威胁、恐吓还是使坏,她都以纪检书记的天职坚持下来,让死者得以瞑目,党内害群之马得以惩处,最终在“天衣无缝”的伪证中找出漏洞,让包括县公安局局长以及副局长等多达10余人丢掉了“乌纱帽”。王瑛用一名共产党人应有的大智大勇,护卫着党的尊严,密切着党群、干群关系,让那巴山红叶在风霜的吹打之下愈见风采,正如她自己所说,“纪委是干什么的?纪委就是为纯洁党的队伍、永葆党的战斗力而冲锋在前的尖刀兵。作为一个纪委书记,不办案就是失职;作为一个纪检干部,不办案就不配在岗!”

 

巴山红叶的“红”在于爱民亲民。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谈阔论,王瑛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书写了“人民纪检为人民,人民纪检爱人民”的篇章,用她自己的话,“尽心尽意为群众做事,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天职。”为了这句话,她想方设法为南江“背二哥”解决住宿、温饱笔等问题,组织其参加农民工培训,并亲自上台授课讲解。为了这句话,她曾为一个全家5口挤在30平方米房子里的抗美援朝老兵,上下奔波,四处“化缘”,购置了一套90平方米的新房。为了这句话,她曾为一名无钱读大学的农村女孩黄霞一次掏出了3000元的学杂费,并每月为她寄去的500元生活费,甚至去世前,她还把自己荣获“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得到的2万元奖金,专门在银行为黄霞开了一个账户。为了这句话,她曾为住房与耕地被一条大河隔在东西两岸、只能赤脚过河到对岸种田的洋滩村村民圆了几代人的梦,20多天建成了一座横跨东西两岸的铁索桥。

 

巴山红叶的“红”在于感天动地。2008512,这是一个全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汶川大地震,天崩地裂,南江县48个乡镇4459万人受灾。已是癌症晚期的王瑛不顾医生劝阻,拔掉针头就赶回南江,她不顾余震危险,深入到燕山、高塔、八庙等乡镇,组织转移安置群众,深入一线核查灾情。如果是人的一生就是奋斗的一生,就是为民服务的一生,那么王瑛绝对是这么做的。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最关心最惦念的还是一方百姓,还是抗震救灾物资的发放。“全国捐了那么多钱物给我们,监管不好出了问题怎么向人家交代呀!” 去世当天,她的最后一句话,是要求“纪委要对抗震物资发放严格监管”。为确保救灾物质监督到位,她连续召开会议,组织讨论制定了《关于严明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监督的纪律规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7名义务监督员,县纪委、监察局落实专人24小时接访,并在重灾乡镇集中设立现场投诉点,调查核实群众反映的问题。

 

  逝者如斯,巴山红叶最终还是凋谢在牛年到来之际,让全国人民怀念不已。纪念王瑛是因为人民想念王瑛。她将作为一种精神和符号,在很长的时间内存在。为什么王瑛敢于和黑恶势力作斗争?为什么王瑛能够心系群众情洒一方热土?为什么王瑛直至去世关心惦记的还是救灾物质的发放?一个个问号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王瑛大爱无言人民至上的民本情怀。我们想念王瑛,是期望更多的人象她一样去做纪委书记。